變厚的椎間盤,抬起頭的阿姨
在我的診間,一位瘦弱的阿姨帶著數年的困擾前來求診。她的脖子長年都只能維持在低頭的狀況,無論是在家做家事、出門買菜,甚至躺在牙醫椅上,都無法抬起頭,即使有人試圖用被動方式幫她抬頭,脖子也僵硬如磐石。這樣的狀態,造成生活很大的不便與痛苦。
她嘗試過針灸、推拿、復健、甚至民俗療法「放血」只要人家介紹,他就去嘗試,看過一個接一個的骨科醫師,X光與MRI的結果總是頸椎退化,椎間盤狹窄,醫師的建議也都大同小異:這是退化性問題,無法逆轉。由於她年紀大、體質虛弱,還有胸悶等症狀,多數醫師也不敢輕易嘗試手術,只能讓她「忍耐」,平常熱敷、伸展、拉筋。
然而,這樣的忍耐,是另一種「無期徒刑」,既不會致命,也不會改善,生活的希望,彷彿被關進一間沒有出口的牢籠。
這樣的困境持續了多年,她輾轉來到我的診間。一開始,我選擇了保守的治療方式,因為 沒有醫師喜歡做沒有把握的事,也不喜歡做可能有副作用的事情,所以實施了簡單的針灸與復健相結合,期待能讓她的狀況有一點起色。然而,一個月過去,成效仍然不明顯。
直到有一天,阿姨直接跟我說:
「陳醫師,幫我試試看針刀吧!就算沒有效果,甚至有問題,我也不會怪你。」
那一刻,我能感受到她想要好的決心,我決定冒險一試幫他做看看針刀,這種微創療法能針對纖維化、攣縮的軟組織進行鬆解,同時為局部帶來微小的創傷,促進血液循環與修復反應。
第一次治療,我專注鬆解她後頸僵硬如岩石的肌肉與椎旁韌帶,從細小的結構開始,一步步釋放被束縛的軟組織。數次治療後,我開始注意到她的頸部活動度慢慢恢復,她的身體似乎在針刀的作用下找回了些許活力。
有一天,她笑著來告訴我:
「陳醫師,我終於可以抬頭挺胸看牙醫了!」
她的牙醫師甚至驚訝地問她:「妳的頭怎麼好了?」阿姨驕傲地回答:「是針刀幫我的!」更妙的是,她到菜市場買菜時,逢人便分享她的奇蹟故事:「我的頭是針刀抬起來的!」
打破「退化不可逆」的迷思
在主流醫學中,頸椎椎間盤狹窄被視為一種退化性疾病,通常被認為不可逆。但事實上,退化雖然改變了椎間盤與骨骼結構,但周圍的肌肉、韌帶與軟組織往往因長期緊繃或攣縮,造成更嚴重的壓迫與卡滯。如果能鬆解這些僵硬的結構,改善局部血液循環與修復能力,有些症狀或許是有機會改善的。
針刀的作用不僅僅在於鬆解,它更像是一把精巧的「開鎖工具」,幫助患者解開那困住活動能力的鎖鏈。每一次微創治療,像是在僵硬的軟組織上種下「希望的種子」,這些小小的變化累積起來,最終為阿姨帶來了抬頭挺胸的自由。
如果你也為退化性疾病感到困擾,別放棄希望,也許有一天,身體會給你一個令人驚喜的答案。
提醒:
本案例僅供分享,治療效果因人而異,任何醫療處置需經專業醫師評估後執行,切勿自行模仿。
※本文為案例分享,為推廣微創針刀及衛教資訊之
※治療效果會因疾病嚴重程度、個人體質與術後保養而有異。
※任何醫療處置均有潛在風險,本文內容僅供參考,須經醫師評估後實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