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5年3月30日 星期日

小小的問題,大大的困擾:肩關節沾黏造成的失眠

 


肩膀受傷後,你可能最在意的是疼痛和活動度受限,但有時候,即使疼痛減輕、活動度變好,一些不起眼的小問題,仍然會影響生活品質

👉 一個睡姿,帶來的大困擾

這位小姐在肩膀受傷後,經過多種治療,雖然活動度有改善,疼痛也減輕了,日常生活都沒有大問題了,但她有一天突然發現: 自己近期的失眠,居然是睡覺時手放在頭上會感到不舒服才導致的。這是因為肩膀的外旋、外展與前屈功能沒有完全恢復,導致她的習慣睡姿無法自然維持,讓她每晚翻來覆去,睡不好、精神也變差。

🔍 為什麼肩膀受傷後,會影響睡姿?

肩關節的靈活度來自於肩袖肌群的協調運作,當肌肉有沾黏或張力失衡時,即使疼痛消失,活動角度還是會受限。例如:
旋轉肌群沾黏 → 外旋角度受限,導致手無法自在放頭上
肩胛骨位置不正 → 影響肩膀活動,使姿勢不自然
長期代償習慣 → 讓肩關節的運作變得僵硬

💡 針刀治療,讓肩膀真正放鬆

為了讓她可以恢復自然的睡姿,我們使用針刀治療來鬆解肩膀的旋轉肌群沾黏,並調整肩胛骨的位置。治療後,她終於可以輕鬆地將手放在頭上睡覺,不再因為肩膀卡住而影響睡眠。

👉 這就是為什麼,有時候看似小小的問題,背後其實是身體長期代償、肌肉緊繃的結果。如果你的肩膀不舒服,影響到生活品質,不妨檢查一下,看看是不是也有類似的問題!

2025年3月8日 星期六

2025年3月7日 星期五

被建議開刀的坐骨神經痛,但她選擇先試這個方法……沒想到疼痛竟然改善七八成!

 


「這樣的疼痛,已經折磨我太久了……」

H女士原本只是偶爾腰痠,沒想到情況越來越嚴重——腰痛一路延伸到右側臀部與腿部,甚至影響到走路,晚上痛到睡不著

她先後就診於義大的骨科與神經外科,MRI 確診為:

腰椎 3、4、5 節的椎間盤突出
神經受壓迫,導致坐骨神經痛

兩位專科醫師都建議她手術治療,但想到手術的風險與漫長的復原期,L 女士心裡充滿掙扎……

真的非開刀不可嗎?還有沒有其他方法可以試試?


等待名醫門診時,她選擇了另一條路!

在考慮開刀的同時,L 女士聽說名醫杜元坤教授對脊椎疾病經驗豐富,於是立刻掛號,想等候他的門診再做最後決定。

然而,在這段等待期間,她來到醫院複診,遇到了陳醫師

「可以先試試針刀治療,看看能不能減輕疼痛。」

陳醫師向她解釋,針刀療法可以鬆解筋膜沾黏、減壓脊椎,讓突出壓迫神經的狀況得到改善。H 女士原本半信半疑,但想著:「反正都還在等杜教授的門診,不如試試?」

就這樣,她開始了第一個療程的針刀治療


沒想到,才短短幾次治療,她的狀況開始好轉!

第一次治療:連趴在診療床上都覺得痛苦。

✔第二次治療:疼痛仍在,但腰部變得比較輕鬆,沒有之前那麼僵硬。

第三、第四次治療臀部與腿部的痠痛減少了五成以上,她發現自己走路時的疼痛感也明顯降低

第五、第六次治療:驚喜地發現,疼痛**幾乎改善了七八成!**連長時間坐著都沒問題,腰部的力量也恢復不少!

「原本以為一定得開刀,沒想到竟然有其他選擇!」





每次看診,她總是帶著剪報來分享……

H 女士每次來治療時,都帶著自己收藏的醫學剪報,和陳醫師分享國內外的治療資訊。她說,自己在求醫的路上,學到了很多,也希望能幫助更多有相同困擾的人,甚至他說如果之後對針刀有疑問的人,都可以直接問她。

原來腰痛、坐骨神經痛,真的不是只能靠開刀!

她的經歷,也給了許多患者新的希望——或許,適合你的治療方式,還沒被找到而已!


2025年3月2日 星期日

每天肌力訓練

 


四頭肌訓練 👉 FBYT

小朋友睡前5分鐘拉筋

 



  • 小朋友大腿四頭肌拉伸 👉 FB
  • 小朋友腿部拉伸(比目魚 + 後腿肌 + 練足弓) 👉 FBYT

  • 小朋友圓肩駝背(拉胸大肌+開胸+W型訓練) 👉 FBYT
  • 小朋友脖子拉筋(姿勢 + 拉脖子 + 斜方肌) 👉 FBYT


錯誤站姿與骨盆後傾

 



  • 久坐的危害 👉 FBYT
  • 站姿(骨盆後傾)+ 站姿調整 👉 FBYT
  • 看看自己有沒有骨盆後傾(測試) 👉 FBYT

2025年2月28日 星期五

手臂拉筋伸展(網球肘、板機指、手腕隧道症)

 


  • 網球肘拉筋 👉 FBYT
  • 手指拉筋、前臂內側、腕隧道症候群 👉 FBYT
  • 腿腳拉筋

     



    • 四頭肌拉伸(站姿) 👉 YT
    • 四頭肌拉伸(躺姿) 👉 FBYT
    • 膝蓋痛專用四頭肌拉伸 👉 FBYT

    • 內收肌群拉伸 👉 FBYT
    • 馬拉松(髂脛束 + 括筋膜張肌) 👉 FB
    • 括筋膜張肌、髂脛束拉伸 👉 FBYT
    • 股二頭肌拉伸 👉 FBYT


    腳部拉筋

  • 扁平足(墊腳尖訓練) 👉 FBYT
  • 最強足弓訓練 👉 FB
  • 足底筋膜炎 - 小腿拉伸 👉 FBYT


  • 腰部拉筋(坐骨神經痛、久坐、下背痛)


     


  • 腰大肌緊繃檢測+伸展 👉 FBYT
  • 腰大肌拉伸(不傷膝蓋版) 👉 FBYT
  • 髂腰肌拉伸(馬步拉伸法) 👉 FBYT
  • 腰背筋膜拉筋 👉 FBYT
  • 臀肌拉筋 👉 FB
  • 豎脊肌拉伸 👉 FBYT
  • 中段腰部拉伸(髂肋肌) 👉 FBYT
  • 髂骨上疼痛拉伸 👉 FBYT
  • 豎脊肌+腰方肌拉伸 👉 YT

  • 坐骨神經痛拉筋(神經滑動術) 👉 FBYT
  • 坐骨神經痛 - 麥氏運動 👉 FB影片YT影片


  • 肩膀疾病拉筋伸展

     



    • 肩胛骨卡卡(牆上畫圓) 👉 FBYT
    • 胸肌拉伸(靠牆拉伸) 👉 FBYT
    • 五十肩伸展活動 👉 FBYT
    • 肱骨前移 👉 影片待補


    • 肩胛骨上小圓肌、棘下肌拉伸 👉 FBYT
    • 膏肓痛舒緩 👉 FBYT

    • 花式拉筋(肩胛後側) 👉 FBYT



    圓肩與駝背拉筋,頸椎問題也要做

     

  • 圓肩駝背介紹 👉 YT影片
  • 圓肩第一招-拉伸胸肌 👉 FBYT
  • 圓肩第二招-放鬆背部 👉 FBYT
  • 圓肩第三招-加強菱形肌/斜方肌(空氣吉他) 👉 FBYT
  • 小朋友圓肩駝背(拉胸大肌+開胸+W型訓練) 👉 FBYT
  • 頸部拉筋動作(頸椎病、烏龜頸、肩頸痠痛)




  • 不要轉脖子 👉 FB影片
  • 脖子前側拉筋 👉 FB影片
  • 脖子拉筋(三個方向) 👉 FB影片
  • 烏龜頸毛巾操 👉 FBYT
  • 放鬆頸椎、縮下巴 👉 FB影片
  •  

    2025年1月24日 星期五

    針刀會不會痛?阿姨的親身經歷告訴你

     



    最近有個阿姨來治療,肩膀痛到舉不起來,活動也很有限,兒子媳婦看她這樣很不忍心,就上網查了資料,建議她試試針刀。可是阿姨聽到「針刀」這兩個字就開始害怕,說什麼也不肯試,覺得針刀聽起來就很危險。

    為了不讓她壓力太大,我先幫她安排了6次針灸,雖然肩膀的疼痛稍微緩解了一些,但還是舉不起來。眼看快要過年了,我就建議她:「不然我們試一次針刀吧!雖然肩膀活動角度可能不會馬上進步很多,但至少可以先減輕疼痛。」阿姨考慮了一下,終於答應了。

    「針刀會喇喇喇?」阿姨被嚇壞了

    就在針刀的前一天,阿姨去按摩放鬆,結果按摩師一聽她要做針刀,馬上說:「妳別去啊!針刀是拿兩隻針在肌腱上喇來喇去,怎麼可能不痛!」這下阿姨被嚇得臉都綠了,回家後一直想著要不要取消預約,結果折騰到半夜也沒睡好覺。

    最後,阿姨還是硬著頭皮來了,一到診所就緊張兮兮地問:「醫師,真的不會很痛嗎?」我笑著說:「這樣吧,妳先試一下,感覺感覺看怎麼樣?」

    第一次針下去,她竟然說……

    針下去的那一瞬間,阿姨愣住了,然後問:「就這樣?」
    我說:「對啊,就這樣!」

    她一臉不可置信:「那個喇喇喇呢?」
    我忍不住笑了:「誰跟妳說有什麼喇喇喇?針刀只是針對問題點輕輕刺幾下,換一個點再刺幾下,可能有點刺痛感,但絕對不會像妳想的那麼恐怖啦!」

    做完針刀後,阿姨開始放輕鬆了,甚至笑著說:「醫師,你第一針刺下去,我就知道沒問題了啦!按摩師也太誇張了,說什麼在筋上喇,我兒子他們還說要不要陪我來,我直接跟他們說,我還可以自己騎車回家勒!」

    不過,阿姨,妳剛剛那麼害怕的樣子,我可是還記得哦~ 😄

    針刀沒那麼可怕,而且效果很好!

    做完針刀後,阿姨肩膀的疼痛減輕了很多,活動度也有進步。她後來回診時還說:「早知道針刀沒那麼痛,我就不用拖這麼久啦!」

    其實,針刀是一種非常安全的治療方式,它不是「破壞」,而是精準地針對肌肉和筋膜的問題,幫助緩解疼痛、恢復功能。會有一點刺痛,但大部分人都能接受,而且效果真的很明顯。

    結語:別被誤解嚇跑了好機會

    如果你也像阿姨一樣,因為害怕針刀會痛而遲遲不敢嘗試,那真的很可惜。針刀不是什麼恐怖的治療,真正試過一次,你會發現它沒那麼可怕,反而能幫你快速解決疼痛問題。

    過年快到了,別再拖延身體的問題,給自己一次機會,讓針刀療法幫助你重新找回健康吧!


    2025年1月12日 星期日

    失眠焦慮憂鬱,原來是頸椎的問題

     

    失眠讓上班族媽媽幾乎崩潰

    林小姐是一位35歲的上班族媽媽,白天處理公司的繁重工作,晚上還要照顧兩個孩子的生活起居。長期的高壓讓她晚上失眠,無法入睡,甚至伴隨肩頸僵硬和頭痛問題。她試過運動、助眠茶、甚至服用安眠藥,但效果總是短暫,身心狀況逐漸惡化,幾乎到了崩潰邊緣。

    在朋友的推薦下,林小姐前來就診,因為所有保守性的治療,甚至安眠藥他都做過了,避免浪費時間又要從頭來過,所以直接建議嘗試針刀療法。

    經過四次療程,她的肩頸僵硬和頭痛完全改善,睡眠也恢復正常,精神飽滿地重新迎接生活挑戰。

    失眠是現代人的無聲危機

    根據數據,全球約30%的人口曾經歷失眠,而台灣超過20%的人長期飽受失眠困擾。不少人選擇默默忍受,或依賴助眠劑和安眠藥,但藥物多是治標不治本,甚至帶來依賴性和副作用,讓身體進入惡性循環。



    針刀療法如何改善失眠

    針刀療法是一種結合傳統針灸與現代微創技術的治療方式,針對肩頸與頭部的深層肌肉和筋膜緊張,解決因肌肉攣縮和血液循環受阻引發的失眠問題。

    1. 鬆解筋膜、恢復平衡:針刀能有效針對肩頸與顱底筋膜的攣縮,恢復腦部血液循環,改善交感神經過度興奮的狀態。
    2. 解決其他症狀:失眠患者常伴隨肩頸僵硬、頭痛等問題,針刀治療能一併解決,達到全方位的放鬆與修復。
    3. 逐步恢復生活品質:經過多次療程,患者的自律神經逐漸穩定,睡眠品質大幅提升,身體和心理健康全面改善。

    結語:找到屬於你的解方

    失眠不是無法解決的問題,針刀療法不僅安全有效,更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,幫助患者找回健康和生活的信心。林小姐的故事證明了這一點,從崩潰到重拾笑容,她的經歷也許正是許多人的縮影。

    如果你也被失眠困擾,不妨勇敢尋求專業幫助,讓針刀療法成為改變生活的起點,幫助你找回屬於自己的美好人生!


    ※本文為案例分享,為推廣微創針刀及衛教資訊之
    ※治療效果會因疾病嚴重程度、個人體質與術後保養而有異。
    ※任何醫療處置均有潛在風險,本文內容僅供參考,須經醫師評估後實施。

   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         Youtube: 針刀職人 陳炳曄

    2025年1月6日 星期一

    頸椎退化,椎間盤狹窄,是不是除了手術沒有其他辦法了?

     


    變厚的椎間盤,抬起頭的阿姨


    在我的診間,一位瘦弱的阿姨帶著數年的困擾前來求診。她的脖子長年都只能維持在低頭的狀況,無論是在家做家事、出門買菜,甚至躺在牙醫椅上,都無法抬起頭,即使有人試圖用被動方式幫她抬頭,脖子也僵硬如磐石。這樣的狀態,造成生活很大的不便與痛苦。




    她嘗試過針灸、推拿、復健、甚至民俗療法「放血」只要人家介紹,他就去嘗試,看過一個接一個的骨科醫師,X光與MRI的結果總是頸椎退化椎間盤狹窄,醫師的建議也都大同小異:這是退化性問題,無法逆轉。由於她年紀大、體質虛弱,還有胸悶等症狀,多數醫師也不敢輕易嘗試手術,只能讓她「忍耐」,平常熱敷、伸展、拉筋。

    然而,這樣的忍耐,是另一種「無期徒刑」,既不會致命,也不會改善,生活的希望,彷彿被關進一間沒有出口的牢籠。



    這樣的困境持續了多年,她輾轉來到我的診間。一開始,我選擇了保守的治療方式,因為 沒有醫師喜歡做沒有把握的事,也不喜歡做可能有副作用的事情,所以實施了簡單的針灸與復健相結合,期待能讓她的狀況有一點起色。然而,一個月過去,成效仍然不明顯。

    直到有一天,阿姨直接跟我說:
    「陳醫師,幫我試試看針刀吧!就算沒有效果,甚至有問題,我也不會怪你。」

    那一刻,我能感受到她想要好的決心,我決定冒險一試幫他做看看針刀,這種微創療法能針對纖維化、攣縮的軟組織進行鬆解,同時為局部帶來微小的創傷,促進血液循環與修復反應。

    第一次治療,我專注鬆解她後頸僵硬如岩石的肌肉與椎旁韌帶,從細小的結構開始,一步步釋放被束縛的軟組織。數次治療後,我開始注意到她的頸部活動度慢慢恢復,她的身體似乎在針刀的作用下找回了些許活力。




    有一天,她笑著來告訴我:
    「陳醫師,我終於可以抬頭挺胸看牙醫了!」

    她的牙醫師甚至驚訝地問她:「妳的頭怎麼好了?」阿姨驕傲地回答:「是針刀幫我的!」更妙的是,她到菜市場買菜時,逢人便分享她的奇蹟故事:「我的頭是針刀抬起來的!」





    打破「退化不可逆」的迷思

    在主流醫學中,頸椎椎間盤狹窄被視為一種退化性疾病,通常被認為不可逆。但事實上,退化雖然改變了椎間盤與骨骼結構,但周圍的肌肉、韌帶與軟組織往往因長期緊繃或攣縮,造成更嚴重的壓迫與卡滯。如果能鬆解這些僵硬的結構,改善局部血液循環與修復能力,有些症狀或許是有機會改善的。

    針刀的作用不僅僅在於鬆解,它更像是一把精巧的「開鎖工具」,幫助患者解開那困住活動能力的鎖鏈。每一次微創治療,像是在僵硬的軟組織上種下「希望的種子」,這些小小的變化累積起來,最終為阿姨帶來了抬頭挺胸的自由。

    如果你也為退化性疾病感到困擾,別放棄希望,也許有一天,身體會給你一個令人驚喜的答案。

    提醒:
    本案例僅供分享,治療效果因人而異,任何醫療處置需經專業醫師評估後執行,切勿自行模仿。

    ※本文為案例分享,為推廣微創針刀及衛教資訊之
    ※治療效果會因疾病嚴重程度、個人體質與術後保養而有異。
    ※任何醫療處置均有潛在風險,本文內容僅供參考,須經醫師評估後實施。

   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         Youtube: 針刀職人 陳炳曄